A36- ♠♥♦♣拾綴那些日子——兼悼海莉♠♥♦♣ ~02
🥁🎭悼海莉🎭🥁
2.京劇角色『武旦』介紹🥁🎭
有很多讀者不解京劇角色『武旦』表演的運用,特此詳細解說:
武旦是京劇行當之一。在過去,武旦和其它旦角行當的區別,主要是「踩蹺」和「打出手」。武旦在表演翻、打、撲、跌時,都是踩蹺的,「打出手」時更是必須踩蹺。在腳上綁上木頭作的假腳,練得和真腳一樣的運用自如,沒有長時間地刻苦鍛鍊是不行的。武旦的蹺功比起武生的厚底功,難度要大一些。如果踩蹺的功夫練不好,就無法完成武旦行當所規定的各種表演技巧。大部分戲都要踩蹺,尤其是鬧妖戲更必須踩蹺。
打出手是群戲。武旦練靠功時,穿繡花薄底靴,扎四根靠旗,先練跑圓場。跑圓場時,腰要撐不能軟,腳步要小不能太大,要壓著步子,要穩。
打出手主要是用於神話劇中仙子和妖精一類人物的表演中因為打出手是神話劇專用的,為了表示「鬥法」。
《泗州城》則是一出最典型的武旦戲。泗州城水母幻化人形,欲與書生烏延玉成婚。烏騙取水母身上的明珠,逃出洞房。水母大怒,率領水族興動波濤,淹了泗州城。觀音菩薩遣眾神將與之搏鬥,終將水母擒獲。
這齣戲最能展現武旦的功夫了,在格鬥中要刻意安排京劇特技——打出手。水母在眾神將的夾擊下,困獸猶鬥。在出手鑼鼓伴奏下與天兵鬥法。刀槍棍棒滿台飛舞,拋、真、踢、接,目不暇接。
水母以拍槍、挑槍、踢槍、前橋踢、後橋踢、虎跳踢、烏龍絞柱踢、及連續跳踢等高難度舞蹈動作表現驚險的戰鬥場面。極具戲劇的觀賞性。熱鬧的武打戲 強項。儀態、身姿、靠旗、雲肩、吊魚、是國粹。
練功是否紮實,只看她在舞台上能否跑圓場,上身不晃動。跑圓場時,腰要撐不能軟,腳步要小不能太大,要壓著步子,要穩。快步行走雙腳飛舞行進,好似裝了風火輪,在舞台上遊走,姿態非常的優雅,令人賞心悅目。歌仔戲是半調子,差遠了。
看懂京劇精髓需要長時間的浸潤培養,唱腔艱澀難懂雖歌詞典雅,但一般的小年輕阿兵哥看攏無,因此群妖武打戲熱鬧場面很受歡迎。
1934年北京一所戲劇學校的女生,她們正在練習的是蹻功。
因為片長,所以分段看重點。希望大家了解「踩蹺」是什麼回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