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  ♥♦台北虎林街的青蔥歲月♥♦~03

台北松山虎林街57號,聯勤兵工廠職工宿舍生活區,面積呈正方型。

大門口有管理員(非軍職警衛),進得院子大門,街道呈倒L字型。左邊是一長排分隔十數間單人寢室,為資深員工居住。右邊是食堂及廚房,再來是倉庫廠房兩棟。

前面路的盡頭是交誼廳,這交誼廳為和式建築物,日據時代留下來的。進得門來,右邊兩台撞球桌及乒乓球桌,左邊是日式客廳榻榻米改換成實木地板,上置長方桌,四週擺長板凳,閱覽書報及下象棋圍棋跳棋都有。沒有天花板,樑柱縱橫,上有吊扇。

交誼廳外面右側是相鄰兩棟倉庫,一棟是改裝宿舍房,另一棟改裝成衛浴房。每幢庫房大門是兩片左右推拉式軌道門。

這宿舍廠房分割四間寢室,分列通道兩旁。每間寢室空間以短木板牆隔開,各有道門。屋頂高沒天花板,可以看到斜屋頂油紙底層,處處通風。

一室內有木製上下層單人床,約八至十張床,可睡16~20人,但沒住滿。沒人睡的上層床就當儲物空間了。
床邊有上下兩層的衣櫃,我睡上層當然使用上面的。放些衣褲雜物,有時也放點鈔票在床枕頭底下。

因為院門有門禁管制,閑雜人等,不得入內,所以財務不會失竊。

書桌僅一床一桌,睡上層的沒書桌。上層有窗戶,可觀望外面天色知晴雨。沒有個人私密空間,頗像軍營軍舍。

浴室大廠房,靠牆邊是大水池,池牆下有十數支水龍頭,拿個臉盆蹲下就著水龍頭洗臉、沖洗、擦身。
完全沒有私密空間。好像有專人燒熱水的,但我很少洗到熱水,冬天洗戰鬥澡是吧?

廁所呢?我已沒記憶,大概也是一條通式的下水道,有隔間及門,這還顧及隱私。不像大陸廁所沒門。那個時代怎有抽水馬桶呢?

公共浴室,裸裎相見。個人的衣物還是蹲下就著水龍頭面盆用手洗。

那個時代沒洗衣機也沒脫水機。扭乾衣服掛在宿舍廠房中間通道邊晾衣架晾乾。第一次買「天鵝牌」非肥皂用手洗上衣。

雖然住宿簡陋洗澡不便,但我還是感激,在台北有地方睡,不要錢的。水電也免費。那個時候沒冷氣機,也沒洗衣機。

廠房似乎有六棟,除了那兩棟是改裝成起居生活用。另四棟是倉庫,放些什麼東西我這小毛頭是不知道的。保密防諜誰敢去打聽呀?

飲食差強人意,乏善可陳,畢竟所繳伙食費不多,一天大約五元。

早餐稀飯豆漿,饅頭一個,小菜一碟,不能多拿一個饅頭。這個小菜量不多,有時一塊豆腐加醬油汁;或一小塊豆腐乳、花生米;或一盤蔬菜或是一盤半顆鹹鴨蛋。或是一盤醬菜醬瓜。每天輪流換。看起來真是慘澹。沒辦法,伙食費包括三餐,一天才五元而已。

午晚餐也是一盤菜,份量當然比早餐多,米飯是主食嘛。我記得是獅子頭配青江菜真是人間美味,可以吃得很飽,可惜不是天天有的。

這盤菜是從廚房連餐廳的小窗口遞出來的。裡面的廚師還會看你臉色,是否搭伙的,或是有沒停伙的,再遞出來。
飯桶跟菜湯桶就在餐廳內隨便取用,是可以把米飯吃飽,但覺菜色不佳,油水不夠就是了。

青少年在發育期間,以上三餐的份量實在是吃不飽的,整天感覺肚子扁扁的,飢餓感覺比較強。


外面沒有所謂自助餐,那是以後時代的演變才有代工便當的出現。當時較便宜大衆化的大概就是牛肉麵或陽春麵了。陽春麵一碗兩元左右。香蕉一條五毛錢。鳳梨、西瓜論片賣。

目前就我力能所及的是陽春麵。至於牛肉麵、水餃那只有流口水的份了。

走廊晾著幾件衣褲懸在空中隨風擺盪。上下舖單人床,床是一層薄薄的木板,(被褥和床墊)棉被床墊自備。蚊帳防蚊,炎熱天氣有吊扇。在廠裡面沒什麼發展,我只是過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看海遊子 說古

  B01 - 📚📓 好文同享 📖📃📑📝   📌羊蹄甲的季節 發信人: shania (新買的鞋...扎腳!) 日 期:Wed May 1 03:46:56 1996 想跟你說的是,關於想念,羊蹄甲花季早已過去,滿是花的樹下, 是那個揹著吉它的單純的你跟我,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