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8- ♠♥♦♣拾綴那些日子——兼悼海莉♠♥♦♣ ~04
🥁🎭悼海莉🎭🥁
民國63年10月15日我考上台電火力發電工程處金山分處去金山核能建廠工地上班。
民國64年(1975年)小海光國劇隊從左營海軍基地搬遷到淡水海關碼頭邊營區。門禁森嚴家屬也不容易進入探訪,只能在門外洽談。
淡金公路就是我們手足之間的親情大道。北部濱海公路彎彎曲曲沿著海邊,北風呼呼吹著,白沙灣、石門洞是當時熱門風景區,十八王公廟尚沒出名,但道路仍是傳統的兩線省道,路燈昏黃,夜間行車不怎麼安全。
我除了資助妳在台北二哥生活費用,聞說妳在淡水薪資不多(妳還在學藝中),在看望妳時也曾掏出身上的零用錢給妳。雖然我手頭拮据但每月仍不時掏出300、500元給妳。妳不知道我初入公司,新人待遇最低。
65年教師節前愚兄結婚,暫租屋於金山中角。當時收入薪水八千元上下。房租200元。給妳二哥生活費1600元算是給爸媽的孝親費轉交。成家之後少了關注於妳的近況。
有感於妳二哥還在台北唸書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妳也在淡水學藝,家裡興起在北置產。適巧我在報紙上看到台灣產物保險公司在新店大坪林附近興建一批公寓名「懷德新村」,有八棟五樓公寓,160餘戶,公開標售。我叫大弟去投標。
67年3月26日在新店大豐里買下公寓尚未裝潢,但從中角搬來居住,只為節省那房租。
67年11月在旗山岳家生下次女,做月子。滿月後於12月17日重回新店居住。
成家之初經濟是非常的拮据,錢是擠出來的。家徒四壁,空盪盪的冷清清,所有薪資(當時月薪一萬五、一萬六左右)除房貸,會錢、大弟生活費,左支右絀勉可度日。北部冬季比較寒冷,買了飛龍牌瞬熱式電熱水機3800元。床舖,一桌四椅,鋁皮書櫃、塑膠衣櫥、鞋櫃、瓦斯爐鍋碗筷等,有多少錢就買多少東西,我是從不欠人錢的。……我是不喜歡舉債度日的。所以也沒多餘的錢買電視機來看。
我不在家的日子,妳大嫂帶著兩個嬰兒悶在家裡,無人陪著聊天。那個時候電信設備不普及,一台電話機裝機費要17,000元。要去外面的投幣式公用電話機,當時長途電話也是蠻貴的。捉襟見肘我自不量力強硬買房只為圖大家在北部有個落腳之地。而今生活品質不佳。成了月光族一員。工作賺錢不就是為了過更好的生活嗎?何苦委屈自己!
然後妳小哥省立臺南啟聰學校畢業也搬來居住,每日去鶯歌陶瓷廠上班,繪畫擅長的青花瓷。妳也假日常來新店玩玩。一家四口手足兄妹終在新店重聚,而妳大姊已出嫁仍住左營娘家,亦在海一廠上班。在儀電工場當材料管理員。爸也結束福利社的小生意,改進入小艇工場邊的塢工場當了油漆技術員,有固定的薪水。至少比飲食店收入不穩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