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 ♠♥♦♣台北虎林街的青蔥歲月♠♥♦♣ ~07
我在所內似乎無所事事,只跟著班長錢德榮先生。當然如果別的班長需要人手就帶我去。平常是跑外勤查修漏水的,眷舍房有排水不通的,或是水管堵塞的,搬運一台小型電動空壓機去作業。蓄積氣壓然後噴射,手壓管子把氣沖進去,污物沖走。眷舍區在廠區牆外西南側,東新街巷子,一片低矮木造房,密集低矮,室內幽黑,比我們左營眷區還要差,下大雨恐怕還會淹水。
曾經還爬上廠內自來水高水塔,去檢查水面有無浮渣,下水游泳去撈起。
東新街靠在廠區邊,路寬只有兩線道,底下有黑色鑄鐵大水管,直徑約12吋。柏油路面上有顯示濕漉漉且呈凹陷,那就是漏水了。
我又換了個班長陳桂藩先生,跟去拿把十字鎬破壞路面,挖掘下去大約肩膀的深度。直徑大約30公分左右的鑄鐵管,接縫處重新打實油麻絲填料。
油麻作用主要是工地施工作為密封防水,油麻一般使用在承插給排水鑄鐵管上,在給水承插鑄鐵管青鉛接口時,須先打油麻再澆註青鉛,防止青鉛淌入通路;在排水承插鑄鐵管水泥接口時,須先打油麻再打水泥,防止水泥進入通路,同時油麻抗腐蝕,不容易爛。套管與通路之間的間隙套用石棉繩一類的防火材料填充。
大太陽下的臉都曬黑了,雙手虎口震得麻木,手指長了厚繭皮。最快兩天回填路面。嗯,那時候台灣的重機械設備挖掘機器不常見。小型工程自己手工挖挖就好。如果太累了,總領班會叫一名老員工趙伯熹來支援。記得還買了幾個肉包飲料送給我們果腹,真是太感動了。
(附圖)民國60年的極樂公墓辦事處。👆點擊放大
班長錢德榮家在和平東路三段底尾端(現改名崇德街),極樂公墓辦事處。假日曾幫忙肩載PVC塑膠水管坐他機車後座,載回山上,並幫忙裝置接水管至上坡另一房舍(不是住家)。到晚上天黑才騎車回松山區虎林街宿舍。大約有兩三次在他家吃晚飯,錢嫂喜歡做白切雞,雞外皮很黃,咬不動。我以為是半生不熟的不太喜歡吃。這是我第一次見識所謂「白切雞」。後來他因照顧極樂公墓辦事處而離開兵工廠水電所,那是我離開兵工廠去服役的以後了。
極樂公墓辦事處在往上面走,就來到白崇禧家墓。於民國60年退役前拍攝。現在看大概更破舊了。
白榕蔭堂墓園,是白崇禧將軍墓及其家人的墓園,位於台北市六張犁回教公墓,建於1963年,佔地約300坪。
👆點擊放大
水電所有位員工是老兵退休,陳桂藩先生,我常跟一起挖東新街柏油馬路,找出漏水的大型水管用麻繩補上,還有趙伯熹幫挖。原先住虎林街57號,後搬新宿舍:南港區東新街三號。是一棟四層現代化樓房,終於脫離鐵皮屋的日子。可我已當兵去了。
水電所員工衆生相:
陳桂藩身材精瘦沈默寡言單身漢一枚,個性耿直。跟他聊天才知他曾經跟著黃百韜兵團。他說當過排長,兵敗逃出轉進台灣。以上尉官階退伍。年紀跟我爸相當。
(退伍後去信台北聯勤61兵工廠同事陳桂藩。寄資料給陳桂藩請代辦復職:戶口謄本及 胸部 X光片。後來因考慮出路,且家父勸阻,沒去。)
老伯宋長泰有一獨生女兒,在醫務室上班,單相思某醫生。這醫官一結婚,她就病瘋了。宋老伯傷腦筋呀,他為人很好,常教我認識手工具及材料名稱,如鯉魚鉗,尼卜等等。「尼卜」就是兩端有螺牙的短管接頭(nipple)
唯一女性老員工是龔春萱(李太太),瘦巴巴的。是服務員吧?清掃環境。
有一單身漢管維,眼皮浮腫,我懷疑他是喜憨兒。常在空壓機角落裡面架起電鍋,煮食豬肉一鍋。我曾偷吃,沒加佐料吃了一塊白淨肥肉(原味的)。噁心、並反胃多日,見了就怕。
梁治中瘦皮猴,動作靈活,工作能力強,但喜歡打麻將,似有負債。有一台進口的中古重型機車250CC,我曾騎出廠門到松山火車站轉一圈,然後折返回廠,本身沒戴安全帽也沒機車執照。阿兵哥門衛看我識別證,隨我進出。
有位撿到一張支票去冒領數萬元,結果被告官司上身。其人是修電氣的員工。忘其姓名。
僱員黃金蓮嫁給同單位上尉軍官。青春美少女和帥軍官是珠聯璧合、郎才女貌。
44兵工廠在三張犁,當時生產手榴彈、衝鋒槍、60迫砲彈及槍榴彈筒等。與南港的61兵工廠遙遙相望。本廠製造砲彈、迫擊砲及無後座力砲。
四四巨龍頗有名,每逢十月慶典必出動四四巨龍在台北市街頭龍遊舞動遊行。光輝十月家家戶戶懸掛國旗。本水電所有兩位還在讀夜校的學員,唸喬治高職夜間部,被派去做撐龍腳手跑跑腿。演「雙龍爭珠」這戲碼。
當時沒有什麼陣頭、八家將這些台灣元素。一切表演都是大陸風格。畢竟,中央政府遷台只有18年而已。
跟我年紀相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